河南农业大学探索AI数字人教学新模式

公司新闻  发表于  2025-02-05    

  日前,在河南农业大学的一堂创新创业教育课上,一位以河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(创新创业学院)《创业基础》教研部老师黄妍形象为原型的AI数字人,正与同学们开展教学讨论。

  这堂《创业机会与市场评估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河南农业大学“AI+创新创业教育”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。黄妍介绍,这堂课是根据以往的《创业基础》课程数据制作而成。老师用数字人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回答,随后引导讨论和深入思考。

  “它最大的优点,就是实实在在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的‘抬头率’,激烈的讨论让课堂由学生被动参与变为学生主动建构,数字人则让《创业基础》课由‘理论说教’变为生动叙述和沉浸式体验。”黄妍说。

  2024级智慧农业专业本科生李晨兮在课后写下感想:“人工智能融入课堂,可以让我们保持对课堂的新奇感,让我们感到课堂更加有趣,在人机交互中,收获快乐和知识。”“我们应优化数据收集与处理流程,降低算法偏见,推动人机协作的规范化与透明化,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。”2024级智慧林业本科生孟飞则在课后提出了具体建议。

  在河南农业大学,类似AI数字人数智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并非孤例。

  依托河南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“河南农业大学朱瑞萍辅导员工作室”与河南农业大学“苇航”就业创业指导辅导员工作室,该校体育学院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,深入推进“AI+”创新实践,在全校范围内首创AI辅导员“小AI体”,系统构建了涵盖《学生手册》中32类学工政策的“制度智库”和基于近万份学生调研数据形成的“问题案例库”。通过智能语义分析技术,系统能够7×24小时响应学生咨询。

  此外,学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思政引领、教育管理中的赋能作用,积极打造数智化育人新生态。新媒体平台突破传统AI助手的工具属性,构建起“服务-成长-育人”三位一体功能体系,通过分析学生需求热点,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动态数据支持。